【全民反诈】谨防“蛋仔派对”变“骗仔派对”!有人被骗12643元

发布时间:2025-09-02 10:36    作者:    信息来源:安乡县委政法委

  • 近年来,一款名叫“蛋仔派对”的游戏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然而,这也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不,望城一中小学生,因轻信游戏“福利”,被骗12643元

    “同学,免费的游戏礼物要不要?”

    “配合我,跟着我的步骤就操作就行”

    8月13日,乌山街道的某同学在上网时,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私信

    对方表示要送该同学游戏礼物,这让她心动不已

    在对方的引导下,该同学在手机上操作

    对方却表示操作有误,将其公司6万元冻结了

    需要该同学协助解冻

    慌乱之下,该同学赶紧拿来奶奶的手机

    通过视频和语音通话,对方一步步引导该同学

    扫描一张张二维码,并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

    直到奶奶查看手机短信时,发现微信零钱及银行卡中12643元不翼而飞

    这才意识到遇到骗子了,随即报警求助


    诈骗手法解析

    第一步:发布信息

    骗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免费、低价获取游戏皮肤、道具或参加抽奖活动资格等相关信息,诱导受害人上钩。

    第二步:建立联系

    骗子引导受害人添加其QQ、微信等社交软件,称扫描特定二维码即可领取免费的游戏皮肤、道具等。

    第三步:威胁转账

    受害人操作后,骗子讹称“领取失败,账号被冻结”,需要交解冻金才能解封,随后运用各种话术诱导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扫码付款、转账。骗子甚至还会以“用父母身份盗刷游戏皮肤要坐牢”等话术,恐吓、威胁受害人,逼迫受害人配合转账。


    警方提醒

    一、提高未成年防骗意识

    不轻信游戏内陌生人的信息,特别是主动提出的赠送或交易。保护个人账号信息安全,不向任何人透露。遇到疑似诈骗行为,立即停止互动并进行举报。

    二、家长要注意加强监督预防

    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方面的监督与教导,平时向孩子普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

    三、家长不要告诉孩子手机支付密码

    家长不要告诉孩子任何支付密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重要物品,不要将有支付功能的APP设置为免密支付。发现孩子被骗,要及时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