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和谐一家亲

发布时间:2013-11-27 11:33    作者:    信息来源:县委政法委

  • “联防联调是个宝,

    不用打也不用闹,

    矛盾纠纷有人调,

    和和气气化解了。”

    初夏时节,笔者行走在湘鄂两省的“双胞胎”——黄山头,在周边五个乡镇,听群众讲得最多的就是这几句顺口溜。这里鸡犬之声相闻,通商通婚频繁,人员流动量大,社会治安相对复杂,边民常因一些小矛盾引发大纠纷。解放初期的反动组织“华南将军府”,昔日湘鄂社会治安的“重灾区”,到如今何以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平安之乡”,令人刮目相看?笔者慕名来此探访,在雄起于一马平川的黄山峰顶,在独秀于美丽水乡的虎渡河边,在边贸兴旺的集镇码头,心中的疑惑,终于找到了明晰的答案。

    加强联谊——心越贴越近

    5月11日,“湘鄂边界联防联调二十一周年及黄山周边五乡镇联合调解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湖北公安县甘家厂乡隆重召开。边界五乡镇的政法委书记、综治办主任、司法所长、派出所长、村(居)治调主任和相关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联谊会议。

    像这样的盛会,每年都要轮流召开一次。大家以此为平台,谈体会,摆问题、提建议,叙友情。

    远亲不如近邻好。随着长达20年的“长线投资”,收获的是黄山边界干部友谊的进一步加深,边民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融洽,边区逐渐形成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喜人局面。边民同挖一条渠,同修一条路、共建一座桥,共治一条水,共护一座山的事例比比皆是。湖北省公安县永忠村与湖南省安乡县广福村长期不通路,严重影响了乡亲出行和生产资料、农产品运输。2008年,两村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联谊会,决定共同出资2万元,劈地10余亩,用工300多个,运卵石100余方,修了一条1公里长的乡村大道,边民高兴地称之为“友谊路”。

    在安乡县安生乡,我们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前年5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安生乡退休老干部、义务调解员潘能震,在每月定期召开的村联谊联防联调会得知,公安县黄山头中学有学生逃学,躲到安乡县广福村某网吧上岗的情况后,与村治调主任一道,苦口婆心,反复劝他们不要耽误学业,令家人失望,逃课的学生最终重返学校,走上了正路。人们亲呢地称其为“义工潘老爹”,他的事迹被《法制日报》、《湖南日报》相继报道过。

    远水解不了近渴。安乡县黄山头镇虎山村与公安县甘家厂乡农业队接壤,由于排灌设施比较落后,两村都是天晴怕旱,天雨怕淹,历史上多次为排灌问题发生纠纷,甚至械斗。自从1999年建立了村级联防联调工作委员会,双方村民感情不断升温,再也没有为水起过争执。2001年夏天,虎山村和农业队均遭受了较大干旱,双方原有水源都已枯竭。7月22日,农业队几经周折,好不容易花钱从别处电排抽来了水。在自家的田地还没有完全灌好的情况下,他们主动为虎山村无偿灌溉长达18个小时之久,大大缓解了虎山村的旱情。虎山村的群众非常感动,他们盛赞这是“边界联谊结硕果,‘龙江精神’耀湘鄂”。

    加强联防 ——手越握越紧 

    实践证明:联防联调,联防是基础。组建联防信息网络,必须要发挥群众力量,挑选出熟悉镇情、素质较高的居民担任联防信息员。加强治安巡逻,挑选身强体壮的青壮年轻人组建社会治安安全巡逻队,值班巡逻处理突发事件。还要贴心帮扶,与居民交心谈心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劳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和特殊困难户,对他们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经济上给予救济,在生活上给予关心,采取人盯人,一帮一的办法,防止他们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自从开展治安联防以来,边界地区治安明显好转,治安案件呈逐年减少态势,案件破获率达98.4%。  

    安乡县焦圻镇柴山芦苇厂与湖北公安县甘家厂乡高台村仅一河之隔,2001年以来,有人在河中船上开设赌场,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经常聚此赌博,是治安案件的多发地。“安乡、公安警方分别抓了几次,但都扑空了,因为赌场设有‘望风耳’,赌徒钻属地管理的空子,安乡警方去抓,船往公安方向溜;公安警方来抓,往安乡方向逃。” 焦圻镇综治办负责人对笔者说,开展治安联防工作后,两地边界联防联调委员会加强对边界地区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加强了警务合作,在联席会上通报了这一信息,2003年春节,两地联合出警,抓获赌徒20多人,一举端掉了这一赌博窝点。

    加强联调——路越走越宽   

    “一旦有涉及两地的纠纷发生,我们会立即启动三调联动调解机制,在最短的时间内调解调控矛盾纠纷。”安乡县委政法委书记黄兴茂掷地有声。

    1990年,“湘鄂黄山头联合调解委员会”成立后,联防联调工作机制随之形成,联合调解委员会由45人组成,设主任一名,由值班乡镇分管政法的领导轮流担任。副主任、联调专职干部、委员分别由乡镇政法书记、司法所长、派出所长、村(居)治调主任、纠纷信息员等组成。调解纠纷时由先受理的所在单位牵头,涉及的边界有关乡镇的委员参加,调解过程中形成的材料立卷保存在牵头调解方,联合调解协议加盖联合调解委员会公章。达成的协议由参联单位负责督促履行。各成员单位之间定期进行联络,互通信息、互不护短。乡镇间每半年至少互访一次,村、组间每季度互访一次,重大活动与重大事件随时联络,年会由五乡镇轮流主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下半年度工作。

    黄山头镇作为湘鄂两省重要的口子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两地通商通婚往来也日益频繁,各类矛盾纠纷在所难免。2007年7月中旬,安乡县大杨树居委会居民刘某入住安乡县人民医院黄山头分院进行剖腹产,母子平安。7月18日14时许,刘某突发呼吸困难病症,抢救无效死亡,原因不明。家属认为是医生误诊,用药错误,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要求赔偿15万元。而院方坚持要待法医鉴定,查明死因,明确责任后再谈赔偿事宜。虽经调解人员耐心劝导,死者家属却不同意尸检,双方为此相持不下。于是,死者娘家(家住公安县黄山头镇)来了20多人,死者婆家来了30多人,共60余人集聚医院门口伺机闹事,现场围观群众达到200余人,情况十分紧急。安生乡司法所长杨才华闻悉迅速启动边界联防联调机制,立即通知公安县黄山头镇司法所长刘连千,双方的乡镇政法书记立即带领各自的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相关联调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疏导群众,维持秩序。安乡县“三调联动”办也指派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和县司法局等单位赶到现场,参与处理善后事宜。通过2天1夜的调处,最终达成赔偿协议,一场一触即发的群体事件就这样成功化解了。

    据安乡县司法局的负责人讲,2008年,湘鄂黄山周边地区边界发生“急、难、险、恶”重大纠纷8起,由于及时实施县、乡、村三级联调,警司联动,件件均化险为夷。公安县甘家厂乡太和垸村东鑫棉业轧花厂的罗某因2006年投资轧花厂,向一河之隔的安乡县焦圻镇张家村张某借款6万元,并答应在年底还款付息。但由于罗某的轧花厂因棉花价格下调以及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导致该款未能偿还,并且罗某也没胡给张某一个准确的还款说法。几经交涉未果,张某心理很着急。2008年10月,他得知罗某在焦圻镇收了棉花正在返回甘家厂乡的路上,于是他邀集亲友10多人将罗某堵住,扣了罗某的棉花,要以引抵债。由于罗某不同意,他们对罗某拳打脚踢,导致罗甘受伤,经鉴定为轻伤。甘家厂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和甘家厂乡联调委、焦圻派出所、焦圻镇联调委联系,请他们配合开展联合调解。两边的联调委碰头后,考虑到这起债务纠纷伤人的事件事出有因,且主观恶性及社会影响不大,决定进行联合调解,对肇事的张某宣讲法律以及因此事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要求他们对罗某积极进行救治,求得罗某的原谅。同时对罗某进行教育,向他讲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经过湘鄂边联调委3天的联合调解,双方当事人就此事件及经济纠纷最终达成协议,使即将激化的边界纠纷得到了化解。

    安乡县、公安县黄山头镇、焦圻镇、安生乡、甘家厂乡成立湘鄂黄山周边地区五乡镇联合调解委员会11年来,共调处边界纠纷810多起,防止民转刑案件12起,消除重大治安隐患140起,制止群众械斗75起,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300多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并多次被两省评为“全省十佳调解委员会”。这些数据和成绩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当地党委和政府执政为民、共建和谐家园的理念和决心。我们相信,同享一座山、同饮一河水的边界人民,明天的日子就像红六月的太阳一样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