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7 08:19 作者: 信息来源:县委政法委
“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安乡县法院紧扣工作实际,坚持把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彰显司法为民作为切入点,注重“五结合”,稳步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1至6月,诉讼程序收、结案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18.2、25.2个百分点,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69.8%,执结率达73.2%,同比上升14.1个百分点,执行和解与自行履行率达72.1%。
一是注重“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队伍建设相结合。该院党组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提出了“用规范打造秩序,用公正谋求发展,用高效创建业绩,用廉明赢得形象”的治院理念。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基础上,推行“干部向骨干看齐,骨干向班子看齐,班子向院长看齐”,使全体干警牢固树立起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强化干警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力倡精细审判,鼓励多办案。强化争先创优意识,把工作目标放在争创全市先进法院、全省优秀法院、省级文明单位上。强化素质技能培训,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对干警进行政治理论和审判业务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分批派遣副院长、法庭庭长、初任法官参加省高院培训,开展了书记员比武、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岗位大练兵”活动。目前,该院正组织开展“五个一、评五优”活动,即:开好一个审判观摩庭,做好一份庭审笔录,制作好一份裁判文书,撰写好一篇调研论文,开展好一次演讲比赛,坚持赛、练、学并重,以赛促学,以练促学。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院营造了重学习、比业务、赛技能、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二是注重“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审判实践相结合。 结合市中院提出的“五个一流”工程,该院确立了“抓常规、现亮点、争先进”的工作取向,着力于抓好各项常规工作中的特色,用特色凸显亮点,确保年初各项工作规划的全面实现。坚持以定纷止争为目标,推行“案结事了”,加大了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力度,推动建立和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参与“三调联动”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统一司法裁判尺度,强化少年法庭功能,落实“审、判、帮、教”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了犯罪。牢固树立行政审判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指导思想,严格执法,积极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群体性行政争议,注重协调,力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完善执行工作大格局,创新执行工作新举措,率先在全市基层法院将执行工作纳入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并聘请了20名执行工作监督员,逐步理顺了外部执法环境,提高了执行效率。
三是注重“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司法为民相结合。 坚持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的标准,继续做好排民忧、释民惑、护民利、解民难四项“民心”工作。首先是排民忧,方便群众诉讼。在立案环节,加强文明接待,实行立案、导诉、法律咨询、指导举证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地办理人民群众诉请。在审判环节,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方便群众诉讼,开庭到乡村、法官进社区,就地解决纠纷,及时保障群众的正当诉求得以实现。其次是释民惑,提高服判息诉率。认真执行并严格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判前释法和判后答疑制度,让人民群众从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效率,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再次是护民利,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用足用活法律政策,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努力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最后是解民难,强化司法救助。关注贫困群众的司法需求,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积极采取缓、减、免诉讼费的措施,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该院推行“司法救助基金”制度,拿出50000元经费作为司法救助基金,对那些有理而生活贫困、打不起官司的当事人进行救助,对那些刑事案件受害人及其家属予以一定资助,对涉诉信访案件中具备“法度之内、情理之中”情节的对象给予适当补助。
四是注重“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处理涉诉信访相结合。该院把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作为关注民生、司法为民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大事来抓,提出了“信息要及时、情况要准确、化解要有力、效果要明显”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先后出台了《安乡县人民法院信访工作办理制度》、《安乡县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处置操作规程》、《安乡县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例会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立案庭负责涉诉信访管理工作,抽调2名干警专职接待、督办涉诉信访工作,实行院领导信访值班坐班制,切实做好辨法析理、疏导情绪等工作,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理性地行使权力、表达诉求。同时,与上级法院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等有关部门纵向、横向联动,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处理涉诉信访工作网络。2008年1-6月,共受理各类涉诉信访案件5件,办结4件,办结率80%;排查清理历年来沉积的有涉法上访不稳定因素存在的案件10件,主动采取措施稳控化解;接待来信来访120余人次,无一起赴省进京涉法涉诉事件发生,实现了“无重大上访案、无高级别上访案、无情绪异常上访案、无多批次重复上访案”的“四无”目标。
五是注重“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从标准化管理入手,不断健全业务、队伍、政务管理体系。加强对立案、庭审、判决、执行等各个环节效能监控,案件报结必须经过审管办验收合格,及时纠正从流程管理、审判监督、涉诉信访等渠道反映的办案效率和质量问题,对每位法官建立起包括办案质量、办案作风、办案效果等内容在内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奖励和惩戒制度。全力推行联带包创精细化管理,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手段,严格层级管理,严格考核考评,严格奖惩兑现。强力推进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为重点的政务规范化建设,提高办文、办会、办事质量和效率。同时,从规范庭审程序、督查司法礼仪、评查司法文书、严格考勤纪律、约束业外活动等细节入手,切实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从强化内部监督入手,进一步加强了廉政监督体系建设,实现了纪检监察工作“全程辐射”。